全球领导力和跨国沟通艺术-商学院大百科专访曼彻斯特商学院对外事务总监Dil Sidhu先生

3997
全球领导力和跨国沟通艺术-商学院大百科专访曼彻斯特商学院对外事务总监Dil Sidhu先生
赵鹰女士从事媒体运营和市场营销多年。曾担任国家级媒体驻欧洲特派记者,中央电视台二套财经频道栏目执行制片人。1999年进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任职公关媒介经理,负责学院整体品牌提升和媒体排名。后赴英国Stirling大学电影与传媒学院就读传媒管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在英期间于英国金融时报 (The Financial Times)伦敦办公室做财经媒体战略研究 。著“顶尖EMBA课程指南”、“中国MBA课程指南”、“中国DBA课程指南”。客座主持管理论坛,为海外全球EMBA教授中国商业课程。DBA在读。

赵鹰

商学院大百科执行主编,法国里昂商学院DBA在读,研究方向:数字时代学习的变革

商学院大百科专访曼彻斯特商学院对外事务总监Dil Sidhu先生

谈全球领导力和跨国沟通艺术

 

翻译:金逸云   编辑:鲍佳颖

 

领导是天生的吗?是否可以后天培养?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您在谈判和领导力问题上做过许多研究,我们有些问题想请教您。我们遇到过许多不同形式的领导风格,有的领导注重细节,有的领导很有远见,或者说是不大事必躬亲。怎样所领导的工作团队活跃起来,合作得更密切、更有效率,对于领导人来说是一项富有挑战的事情。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对工作团队产生积极的影响呢?还有您是否相信领导就是天生的?

曼彻斯特商学院Dil Sidhu先生:我先回答你最后一个问题,我从不认为任何人是天生的领导。虽然有些人可能是比其他人更具有领导才能,但是领导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也就是说您认为领导力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曼彻斯特商学院Dil Sidhu先生:确实如此。其实人人都是领导者,我们都在管理、引领着自己的人生。我们引领着孩子,父母引领着我们,同时我们也都习惯了被领导。从小到大,我们就被老师带领着,我们很清楚什么是领导力。

      但我认为在商业往来中有一些领导力的技能是可以培养的,其中之一就是你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在这样一个员工和领导都来自不同的公司组织、政府部门或者私营企业的新时代,你需要用不同的手段确保员工对于你所说的和你所持的观点有兴趣,能够获得激励。你可不能直接对你的下属说,“我是老板,你们要遵守我的命令。”这可能使你陷入困境,因为现在很多人会说,“既然这样,我不想在这里工作了,我要换个新公司。”所以你必须保证要关心你的员工,信任你的员工。

      研究表明, 如果你需要实现一个目标,但还没有拟定一个详细的计划,那你就得把想法尽可能多地告知你的员工,放手让他们去找出实现目标的方法。通常你会以更短的时间获得更好的效果,因为你的员工会感觉到他们被信任,觉得能够体现他们的价值,觉得他们能够凭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这一般来说是很有效的。所以总的来说,有些人天生就有领导风范或是不同的领导方法,但大多数技能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到的。

      至于注重细节的问题,我认为在某些领域确实需要更注重细节。如果你运行着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你就需要了解细节,因为这对于你所研究的账户非常重要。但如果你运行一家注重战略的会计师事务所,那你只需要思考你认为未来的三、五年里公司可以走到什么地步,然后让相关人士一起思考还能做些什么,以及公司的走向。这就是我对于领导力的看法。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那么,我们想知道,应该怎样以理服人,怎样去说服一个拥有让你不甚理解的文化背景的人?

曼彻斯特商学院Dil Sidhu先生:这在那些比较国际化的公司经常发生,包括中国。中国有许多公司不仅仅在本土蒸蒸日上,也越来越多地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不断收购外国公司。

       至于影响和说服的概念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新话题,甚至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前的古罗马时代。当时就有一些人运用这样的手段留下一篇篇激情澎湃的演讲,让当时的人们都热血沸腾。也就是说,你需要做的是找到一个交流的方式,可以使你的听众自己感受到热情。有些演讲,无论政治家、军事家或是企业家,都能使他们的听众感觉被激励,然后去做需要做的事。这些技巧是可以学习的,不仅仅在商业领域,也包括其他情况,比如你需要让他人明白什么该做以及为什么该做的时候。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明白他们能得到什么,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对许多人来说这相当于如果不作改变会发生什么,改变之后又会得到什么,以及回到刚才提到的信任问题上,人们需要感觉被信任。

我看到过许多公司或者组织没有告诉员工应该知道的所有事情,高层认为他们应该保护信息安全。其实这就是没有建立起上下的信任关系。你没有建立起影响力,而这也会阻止负责进行改变的那个团队的进程。你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影响和说服他人,许多方法也在过去的六十年中通过不同的营销方法被科学证实为有效。这些信息都来自于想要说服我们接受他们产品的公司。

比如说,如果我希望你买我的车,我需要说服你我的车在同类产品中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果我希望你买我的牙膏而不是我竞争对手的话,我要做的就是说服你。这种方式也被运用在说服员工改变工作安排的行为上。如果我希望你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我该做的不是威胁,不是让你感觉不被信任或者被小瞧了。如今这些方法都被国企和私企运用了,来保证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如何经营政、商、学的跨界合作?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现在越来越多的跨界互动正在发生,不仅在商业领域,也包括政府机构以及其他职业领域。我们知道您在不同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那么如何把这些不同领域的专业技能联合起来协同增效?让这些不同领域的人能够更好的了解彼此呢?

曼彻斯特商学院Dil Sidhu先生:这真是个好问题。比如,金融业作为上海的一大产业,在全中国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中国的公司,比如“微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很重要的一点是全球其他金融中心的人能够理解数字。所以经营微博的人要理解金融,在公司管理中保证一致性就非常重要。在国际化的框架下,确保人们理解一个在中国运营的公司和一家在欧洲或北美运营的公司在财务数据的采集、记录上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另外的例子来自于人力资源领域。不同的实践经验可以给公司互相学习的机会。当提到我们是否在美国、欧洲、非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保有人才,以及中国可以从其他国家或组织学到什么时,一部分意味着说同一种语言,不仅仅是说英语或者中文,而是了解新的语言,另一部分要确保人们知道这个概念在其他领域如何运用。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中国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如今世界愿意更好地去了解中国,但似乎要了解中国的环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曼彻斯特商学院Dil Sidhu先生:过去三年我来过中国不下二十次,前几次来的时候我对中国的认知像谜一样。我以为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把他们所有的钱都存起来,某种程度上老外会推测中国人都是一样的,喜欢存钱。

    当我来到中国后发现这只是部分情况,老一代偏向于储蓄,年轻一代喜欢花钱,他们喜欢办信用卡。这要你亲自过来看了才知道,我把这称为直接跳到水里学游泳。如果你不会游泳,下了游泳池亲身体验后就会容易学很多。

所以我认为中国要对更多团体、更多企业开放。中国人要去拜访更多企业领袖、更多组织,你需要去看看。中国不单单是一个国家,中国有许多省市,能产生许多不同的看法,就像别人说欧洲是一个国家也是错的一样,奥地利和德国、英国、西班牙都有很大不同,中国的省份之间也是很大差别。北京和上海、成都、广州大相径庭。

人们慢慢观察,也非常欣赏这种拥有迥异风格的国家。例如英国投资贸易总署(UKTI),英商联合会,他们积极尝试着推动商务人士来华。我曾经和家族企业研究所合作过,了解到中国和英国的小型企业希望和对方合作,但并不确定该如何进行。

第一步是多了解中国,忘记关于中国是新兴市场的传言。我并不同意中国是新兴市场这一观点,我认为中国是一个成长型市场,毕竟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有几位来自我过去工作过的一家广州公司的美国朋友,我让他们拿出一些美国钞票,我问他们你们认为是谁发明了纸币,他们说是中国,但是这个事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所以我认为中国要走出去强调自己所创造的一切。中国已经拥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并不是一个新兴国家,所以中国应当向全世界宣告,我们已经做了很久的交易,我们并不是一个新兴市场,我们是成长型市场。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您在许多洲都居住过,您是否相信,我们想要应对国际化的商业,我们需要最大程度地在全球范围内展示自己,在海外居住、学习或者工作?

曼彻斯特商学院Dil Sidhu先生:我确实是这样认为的。数据显示,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游客去欧美等国家旅游,这些国家有必要使中国游客的拜访和体验更简便,让他们领略到加拿大、英国、爱尔兰、西班牙等地的不同文化。

    我遇到了许多年轻的中国经理人,甚至比我去过的国家还要多,他们拥有着对中国来说很有用的理念。他们了解在其他国家看到的特定行业的理念,这其实和外国人来华直观感受这里发生的一切而不是仅仅通过新闻阅读所体会到的是一样的。同样,中国人也需要走出去看看美国是什么样的,而不是对美国或者英国只有刻板的认知??并不是每个英国人每天都吃炸鱼土豆条的。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您的意思是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书本上的文字阅读,我们需要走出去了解这个世界。

曼彻斯特商学院Dil Sidhu先生:是的,你需要走出国门去感知这个世界,去直观地获得经验。我并不仅仅是说中国人,我在加拿大长大,在英国居住,加拿大那里的人会问我,你是否在伦敦街上见过女王?我说没有,女王不会像个游客一样在伦敦街头走来走去的,但是加拿大当地的定性思维中女王是在伦敦的,去伦敦一定会见到女王。

 

兴趣至上,如何平衡人生和工作?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在繁忙的工作过后,您有许多爱好,您喜欢旅游,我们也大概知道您喜欢车。除此之外,您还是一位体育评论员是吗?

曼彻斯特商学院Dil Sidhu先生:体育评论员其实就是坐在那里一个人看着比赛,提供些解说,其实你不会比职业运动员做得更好。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依您的观点,您是如何平衡您的生活、爱好以及职业工作的呢?

曼彻斯特商学院Dil Sidhu先生:人们时常谈论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但我认为人的生活和工作其实并不存在这样一种平衡。对他们来说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对很多人而言,工作和生活是完全分开的。但对我来说,这更像是生活与工作的整合。在工作中我会接触到很多有趣的事,接触到许多有趣的人,甚至在周末我也会读一些教授的书,或者写写博客、写写文章,因为我喜欢做这些,所以对我来说我更愿意把工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想着,今天是星期五,明、后两天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我也十分乐衷于带着我儿子去踢足球,带着我女儿去听演唱会,我认为我很幸运。我的建议是找一些你喜欢做的事,这样你不会觉得那是工作,你会不介意做任何事,而不是想着,星期一快到了,我要回到公司再去工作。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您的意思是这也是您和您个人的利益相关方的一种互动和连结?

曼彻斯特商学院Dil Sidhu先生:“互动连结”或许是最好的一个词。我确实试着为一些事情留出专门的时间。我会把我的iphone或者黑莓留在家里,然后去看我的儿子踢足球,这样我就不会被打扰,我的儿子也不会认为我没有全身心投入。

    同样,如果有东西是我们都需要学的,那我们就一起做,所以我们一起去法国,我们会一起去参观在二战时有重要意义的海滩,我也在学习,他们也在学习,这用的是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我们把这些时间变得更有意义而不是仅仅是坐在海滩上。可能其他人喜欢就坐在海滩上消磨时光,但我并不喜欢。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这真的很棒,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请给我们中国的职场的年轻经理人一些建议,帮助他们逐渐从本地市场中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经理人,也可以称为国际玩家。

曼彻斯特商学院Dil Sidhu先生: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第一点,我所遇到过的所有的中国的职场年轻人都有的共同点,一个是他们有雄心壮志,二是他们把中国看作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玩家,三是他们都希望提升自我,这是一个很棒的开始。要提升自我,我经常建议他们尽可能地多读他们感兴趣的书,包括市场、策略、领导力等等。你不需要把所有书都读完,现在的书都有一样很棒的东西叫做摘要,一篇文章读五页左右,你就能得到它所蕴含的理念。

第二点是关系网。去寻找同一领域或不同领域的人,学习他们的经验。对我来说,帮助很大的是,找到一个职位比你高的人,把他当成你的导师,有些人可以给你他们自身的经验,他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你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最后一点,我认为机会源自旅行。去一些之前你没有去过的地方,即便是在中国境内, 我肯定许多在上海的人并没有去过中国的其他地方。中国和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大,所以有许多可参观的地方,有许多机会;但同时也要出国游览,去看看世界其他地区,一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二也是为了能够提升自我。

昨晚的一个MBA小组非常热情,但他们中许多人不想去国外工作,他们想去国外获取一些经验,然后回国工作,因为很多机会在这里,而且机会出现在不同领域。我认为关键因素在于从别处学习,回到中国,确保你所学到的东西适用于中国,而不是把中国变成其他国家,因为中国本身就有很多好东西正在发生。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所以我们回到了曼彻斯特商学院的标语上:原创思维、本土应用。

曼彻斯特商学院Dil Sidhu先生:原创思维是你在大学或是别人的指点中学到的东西,然后你需要加以运用,但运用要对这个市场有所作用。北、上、广都各不相同,而这三个城市也只是中国成百上千个城镇的缩影。

 

写点评
0已赞
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