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看点:风从东方来,看亚洲商学院的崛起(上)

3454
                 风从东方来:看亚洲商学院的崛起 (上)

随着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这些国家的商学院经过将近10年的努力,也实现了自身的腾飞。目前,不仅亚洲国家的学生有的放弃了留学北美、欧洲的念头,留在国门之内完成MBA梦想,就连西方国家的学生和教师也开始走向亚洲。亚洲商学院崛起了,西方商学院会否因此感到不安?

 中印商学院兴起

如果你去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的教授Rolf Cremer,他会告诉你,这所成立于1995年,位于上海的商学院从一开始就是一鸣惊人的。10年完成了很多商学院50年,100年的发展,它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迅猛腾飞。这位德国经济学家的意思是,对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来说,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什么逐渐转变的过程,它从第一天开始就要求用一种世界级的水平去和别人竞争的。尽管刚开始只是借助在上海交大闵行小区专家楼的一侧,但是“作为欧盟和中国政府的合作项目,我们一开始就具有庞大的经济、制度与学术上的支持。”Cremer说,“我们不用经过一个蹒跚学步的阶段。”他们明确他们要去那里。10年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举高打,改变着自己,也带动了中国管理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2006年的英国《金融时报》商学院排行榜中,它位于全球榜的第21位以及亚洲榜的第1位。此外,《福布斯》中国杂志也将它列为中国第一。 

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同行在外,中国的其他商学院也是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些商学院近年来也开始蜚声国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际MBABiMBA)项目,一直在“福布斯”和“财富”杂志的地区排名榜中名列前茅。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也开始在世界舞台上活跃起来,一批国际顶尖商学院争相与以上学校达成合作关系。这些院校和项目的外事、学术接待可谓门庭若市。Cremer表示:“我们认为在接下来的5-10年间,中国会出现一些国际知名的商学院,他们的努力和成长有目共睹。”

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意味着它需要大批能够满足国际合作意向的职业经理人。MBA学位则被认为是通往这种崭新的、令人兴奋的职业机遇的通行证。中国的学生曾经一度狂热于美国或欧洲留学,但如今他们有了在自己的国家吸收专业管理知识的机会。 

管理类研究生入学委员会(GMAC)的数据显示,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同时,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正在减少,全球参加GMAT考试的人数也跌到了20022003学年度最高峰时期的一半。华威商学院的招生主管Rachel Killian表示,来自中国学生的申请减少也证实了这一趋势。她说:“这表示越来越多参加GMAT考试的中国学生选择了到其他国家留学或留在中国。”她并不认为这是签证的影响,因为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的学生都进展顺利。

欧洲的其他商学院也同样失去了许多来自中国的申请,其中包括爱尔兰的国立都柏林大学麦克.斯墨菲特商学院。

与中国的留守趋势不同,虽然印度也是一个经济迅速增长催生了大批商学院的国家,但印度学生留学英国的人数却仍在增长。虽然管理发展学院、印度商学院等正不断发展,但似乎商学院教育在印度国内仍是供不应求。

印度商学院的副院长Ajit Rangnerkar认为自己学校为有志于在印度的经济领域大展拳脚的人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要在一个迅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工作,学生要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方法,但同时也要脚踏实地。他们需要将一只脚放在发展中国家,将另一只脚放在发达国家。他们在欧美的商学院学不到这些,他们只有在这里才能做到。”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意他的说法,但毫无疑问,雇主们非常看重印度商学院。5年前,该校90%的毕业生都进了印度公司,如今大部分学生都担任全球性的职务,许多跨国公司都开始在海得巴拉的校园里招聘。

但是,印度商学院在吸引外国学生方面没有中国的商学院那么热情。相比之下,中国的商学院走在了前面。愿意在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跟着世界级的教师学习的人并不只有中国学生,目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学生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日本东京的跨国公司总部也开始战略性地往中国清华、北大等全日制MBA派驻他们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学习。韩国的管理人员更是对中国的学校趋之若鹜,复旦、上海交大安泰的中文EMBA里,韩国学生有明显增长。(未完,请看本文下集)                  
写点评
0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