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扩大内需的顺风车,让赚钱不再辛苦

3325
搭上扩大内需的顺风车,让赚钱不再辛苦
商学院大百科记者、编辑。专访过海外多家著名商学院院长、教授及校友,包括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奥林商学院、德国曼海姆商学院、美国南加州马歇尔商学院等。参与编辑出版《顶尖MBA/EMBA/DBA课程指南》

鲍佳颖

商学院大百科编辑

本文根据法国马赛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法国马赛商学院中国区总监、上海交大-法国马赛AEMBA项目主任王华博士于2013329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现代金融、现代领导人才培养推动崛起中的中部经济”暨“2013明天我们到哪里去读EMBA?”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

 

 

 

未来企业赚钱更辛苦?

 

红利是一个时髦的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是由以下的几个红利来实现的:第一、制度红利,第二、劳动红利,第三、储蓄与投资红利,第四、出口红利。制度红利实际上指的是1978年确定改革开放的路线,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样一些宏观上的大变。这些红利还会存在吗?哪些即将消失?还会有新的红利来源吗?

 

中国的未来会有一些怎样的红利呢?第一、我认为中国的制度改革仍将会起到部分红利的作用,但是类似于像邓小平南巡讲话,类似于像加入WTO组织这样的大的制度的变革,我们应该会很少看到了。这就意味着大家原本幻想在过去的十多年、二十多年当中趁着改革红利的顺风车轻轻松松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未来赚钱会更辛苦一点。

 

第二个红利的机会,实际上不同的国内外的经济研究组织都已经展示出,未来另一块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应该中国的内需。那谁在拉动内需?我觉得至少它是由收入的增长,储蓄率的降低和消费升级这三个方面组成。企业家们应该问自己,我现在的业务和这个板块有什么关系。比如说和人口的老龄化有什么关系?和城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这至少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的突破。过去我们说,改革的红利能够让你轻而易举地获得财富增长,那么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样搭上这个内需扩大的顺风车。

 

中部地区尤其是合肥地区经济发展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过去的五年中,合肥市的生产总值年均的增幅达到了16%以上,在26个省会当中是位居第一的。合肥经济未来的火车头仍将是投资,这意味着合肥未来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基本上在延续过去十年的增长模式,当然话不能说绝对,因为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合肥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高科技的板块所创造的增加值已经达到了GDP22%左右。所以投资拉动还是未来大合肥的一个驱动力,另外一方面,创新也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

 

企业如何靠两条腿走路

 

既然我们知道了未来要和红利相结合,那我们的企业该怎么做?我用一个目前来讲是失败的案例,一个很纠结的案例和一个给我们一丝曙光的案例跟大家做分享。

 

尚德的神话破灭了。有人分析说,尚德仅仅是披上了新能源的外衣,它只不过是在我们整个太阳能产业链的微笑曲线的低端,两头受制于人。难道这样的一种生产模式就注定失败吗?如果进一步地深挖其背后的动因,到底是什么让尚德破了产?

 

我认为我至少看到了两点,第一是企业家信用的缺失。据不完全的调查,作为一家公众公司的董事长,他已经涉嫌了多笔的关联交易,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把个人的口袋装得满一点,其他人的财富关系不大。这已经违背了商业规则的底线,因此尚德在美国遭遇了投资者的起诉。

 

第二是政府的过度干预和错误的激励机制。尚德2005年时银行贷款是0.6亿美元,到了2010年它的银行贷款达到了17亿美元。尚德是一个典型的缩影,就是说一个企业发展的背后,尤其成为了明星企业后,你会得到大量政府的扶持。中国在2007年就有一百多个所谓的光伏的产业园,即使到了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定局的时候,中国的地方还在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这种产能的过剩,是司空见惯的。企业过度地依赖于政府的支持,产业的发展是会坐过山车。

 

再来看“三一重工”的例子。三一重工的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也代表中国民营企业非常努力地不断自我发展的过程,从最早的模仿技术到累积技术,到最后技术的创新来实现企业的发展,是扩大了国内的市场,又具备了国际化的眼光。但是在去年有一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叫三一恨别长沙,实际上这是它和“中联重工”之间的恩怨。

 

    中国确实还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巨头和巨头之间,小公司和小公司之间竞争方法一定是我要把你给打死,这样我才能活,这是一种比较初级的竞争态势。另外,区域和区域之间的保护也是一种博弈,讲得通俗一点,在中国跨省做生意跟做国际贸易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这不得不逼着你要在当地落地做投资,这是中国无奈的现状。我们希望在未来,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联动来解决。

 

第三个例子是阿里巴巴,天猫和淘宝去年的营业额是1.1万亿人民币,相当于eBay加亚马逊之和还要超过。我相信阿里巴巴一定会得到浙江省政府大力的支持,在这背后企业家就要分出一半甚至于一半以上的精力去做社会活动,但是请不要忘了你最终的身份还是企业家。企业家的职责是要持续地经营企业,不要坐过山车,要持续地创新。你有没有敢于否定过去成功的勇气?有没有勇气去做一种突破?比如说从中小企业的贸易拓展到B2C,甚至于是未来的C2B,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定单式的生产。

 

因此,我希望大家考虑如何靠两条腿走路,第一条腿是依托于政府的政策和各方面的资源配置的支持。另外一条是回归企业的本源,你要做的是企业的事情。

 

打造未来企业灵魂,实现徽商新繁荣

 

那么徽商能否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在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的过程中重新引领和占有历史一席之地呢?在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了全国总资产的七分之四。徽商有一种胸怀,敢于走出去。当时的徽商已经走出了家乡,走到了全国各地,甚至到了日本、泰国、东南亚一带,以及葡萄牙。那今天的徽商的胸怀和视野,有没有达到和超过历史的巅峰水平?

 

过去徽商创造的财富,是从一个变字开始。在这个思变的过程中,他甚至引领了打破“重农抑商”格局的作用。拿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一种制度性的变化,我们徽商成了制度变革的引领者。那么我们现在的徽商能否成为制度变革的引领者呢?

 

第三点是无徽不成镇,在康熙和乾隆的年间,如果没有徽州商人的话,这个地方就没有城镇。今天的热门话题是中国的城镇化,今天的很多城镇化的想法是由政府引领的,但我们企业的微观力量也是推动城市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各位有没有把自己放到中国在新一轮大战略的城镇化的格局下面去思考自己的角色,去承袭我们徽商历史的辉煌?

 

最后一点,我们过去的徽商吃苦耐劳,各位拼搏精神一定还有,在这个基础上我想可以变得更智慧一点。这种智慧体现的是,从一味地追求低成本往品质,往品牌,往创造的角度去思考。这样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这也是能够为我们徽商的新繁荣来打造一个基础。

 

对于领导者来讲,一定要高瞻远瞩。上海交通大学的徐飞博士曾经说过,二流的大学是培养人手的,一流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超一流的大学是培养人物的。在座的富有历史使命,具有高瞻远瞩眼光的这些企业家们,你们首先要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人物,才能够通过几年的磨炼,或通过MBA、EMBA课程的熏陶之后成为真正的人物。我们的企业家也要立足中国,胸怀国际,用国际化的视野来看待今天的事物。

 

写点评
0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