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航:一位IT记者的2012

3542
                                                 曾航:一位IT记者的2012

 

 

本文来源:南方传媒研究

 

    引领

 

    曾航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系,2008毕业后加入 21世纪经济报道,一直干到现在。主要负责 IT产业的报道,喜欢钻研移动互联网产业。 2011年到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实地走访苹果的整条产业链,出版《一只 iPhone的全球之旅》一书,该书随后在台湾出版繁体版,并一度登上畅销榜冠军。数码产品控,微博控,微信控。座右铭:衡量一个财经记者的价值,就是看你有没有用文章帮读者赚到钱。

 

    从记者到行业专家,从观点记录者到价值输出者,从移动互联网的观察者到投身新媒体实践的探路者,85后的曾航惊艳一跃。

 

    打开微博,看到一帮公知在忧国忧民,感觉世界好黑暗。打开微信,看到一群朋友在吃喝玩乐,感觉世界好阳光。某天,和一帮朋友一起吃饭,席间某君如此总结道,全场大笑。

 

    2012年,传统媒体的采编运作模式受到剧烈冲击。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兴起,成为冲击传统媒体运作模式的最后两根稻草。

 

    我所报道的 IT领域,感受到的这种冲击尤其明显。我所打交道的采访对象,绝大多数是微博和微信的重度使用者,如何利用这两种社交工具革新自己的作业方式,是我在 2012年做得最多的探索。

 

    报社开会,同事常常让我来分享如何使用社交工具改进自己的工作。但实际上,所有的经验可以被概况成两句话:微博攻,微信守

 

    用微博来认识新朋友,这叫微博攻,用微信维系老朋友,这叫微信守。一个微博都写不好的记者,不是好记者。一个用不好微信的记者,早晚要被时代淘汰。

 

 

    一个微博都写不好的记者,不是好记者

 

    第一次玩微博时是在 2009年底。(我的新浪微博账号是 @曾航)。后来连我老爸也关注了我的微博,如果我的微博一天不更新,我老爸就会打电话过来,儿子,你今天微博怎么没更新呢?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刚开始写微博时,我总是忍不住骂这个产品几句,为什么只限制我写 140个字?每次写微博,我的字数都要超,总觉得字数太短不过瘾。

 

    但实际上,仅用这 140字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非常锻炼人的思维,能用 140字把事情说清楚,这是本事,是技巧。慢慢的,我开始爱上了这种短篇写作方式。

 

    我的微博粉丝猛增是在我的书《一只 iPhone的全球之旅》出版前后,那段时间,雷军、蔡文胜等名人在微博上推荐了这本书,此后,业内许多人知道了我的微博,此后粉丝逐步攀升到现在的 3万多人。

 

    如果说如何加强微博内容,其实并没有太多技巧。一个行业记者,很重要的作用是成为你所在行业人士的耳目。你不是CEO,工作很忙对吗?没有时间参加各种会议对吗?OK,我帮你参加。每次我去参加某论坛,总是会用微博把会上听到的最核心的东西发出来。

 

    这个时候,经常收到一些加我微博的企业高层的留言,今天会上讲了什么东西?能否说给我听听?我会向他们预告,随后我们报纸会跟进报道,欢迎关注。

 

    而对于一个 IT行业的记者来说,微博的内容还必须做到专业。我的微博 50%以上的内容都是原创的,大部分是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一手资讯,行业的信息都是我的微博上第一手爆出来的。此后,甚至有不少网站把我的微博列入重点监测名单,每天在我这里找新闻。

 

 

    微博约 50个人出来吃饭

 

    有一段时间,我突然心血来潮,想漫无目的地约一批微博上认识的朋友出来吃饭,一起聊聊他们所在行业的八卦。于是列了个 50人名单,名为最近想一起吃饭的 50个人

 

    这项计划的开展过程大致是:今天下午我在上海人民广场办事情,下午没事,就把人民广场附近的几个微博上认识的朋友叫出来,一起聊聊;明天路过陆家嘴,便和那里一个微博上认识的朋友一起吃晚饭……

 

    这项活动发起以来,各种行业八卦、新闻线索滚滚而来,手上的选题一度多到写不完。

 

    我会将和这些朋友吃饭时的收获整理出来,写到微博上,并形成一个系列。我不断在微博上收到私信,各种没有见过面的新朋友要求和我一起吃饭,常常一顿饭局要提前一周预订。

 

    还有一次,我用微博不是那么正面地约人出来吃饭,整个过程堪称戏剧。

 

    2012年的某天,上海某知名互联网公司被爆出负面新闻,我在第一时间冲到该公司的上海总部,我要求前台帮我联系该公司的公关负责人,出面与我接触。

 

    前台打了个电话后,似乎心领神会,就告诉我说,该公关负责人正在出差,今天无法见我。依据我多年的记者经验,我立马判断出他们在说谎。

 

    于是我就一不做二不休,坐在该公司门口的沙发上,开始拍照、发微博直播在该公司看到的一切,并加上自己的评论。

 

    很快,此事在网上得到关注。几个小时后,我就接到了该公司的电话,说他们副总愿意晚上和我一起吃个饭,聊聊网上曝出的新闻。

 

    晚上,我就在餐馆里见到了之前一直想见而见不到的该公司高管。席间,对方掏出一个信封想偷偷塞入我的包里,被我当场回绝,当然,这是后话。

 

 

    高手在民间

 

    如果把一篇报纸稿件看作成品的话,微博则可以经常抛出一些半成品新闻来,这叫抛砖引玉

 

    某次,我准备报道某即将上市的公司,但该领域比较特殊,我手上掌握的素材还不多。于是,我把自己对该公司的研究整理了一条长微博发出来。 

 

作品名称:3Q再起纷争 腾讯 360争夺刷机精灵幕后

 

刊载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

 

发表时间:2012829

 

作品影响:这篇文章独家披露了腾讯和360两大冤家戏剧性地争夺同一家创213互联网界非常罕见。文章发表后在业内引起了轰动。

 

    这篇文章采访的背后,是记者长期以来应用微博、微信积累起来的行业资源的集中展现。 

 

    这条微博马上在网上获得几百条的转发,许多了解该行业的人士纷纷出来指手画脚。我在微博上耐心地看完他们每一条评论,很快有了意外的收获。要是没有这条微博,我原来的角度写出去,则那篇文章会有许多漏洞。

 

    最终我吸取了大家的意见写完那篇报纸上的稿件,尽管是批评该公司,但是仍然获得该公司内部的高度评价,认为文章写得非常专业,我甚至被邀请到该公司内部去为他们的产品经理进行培训。实际上,没有微博上这么多专业人士提供的见解,这篇文章绝对没有这样的效果。

 

    此后,我喜欢上了这种写作方式??在成稿之前,分几次将自己的疑惑在微博上抛出来,大批粉丝会七嘴八舌在微博上提供各种有益的线索。

 

    此前,我们报纸的记者往往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读者是谁,他如何看待你写的文章,你写的文章是不是市场所需求的。现在有了微博,你可以直接找到你的读者。

 

    我喜欢在第二天文章发出来后上微博看看大家的评论。很多时候,你会看到有人赞这篇文章,也有人骂这篇文章,有人会说这个记者不懂,瞎写……”

 

    我会经常在微博上回复那些骂我的读者,虚心地接受批评。但更多的时候,我是从这些评论中寻找新的新闻线索。往往我们一篇报道没有把一件事情写透,这些读者的评论提供了大量新的线索,可以跟进报道。

 

 

    微信维系采访对象

 

    2011年底的时候,我数了一下,自己一年差不多要换 1000多张名片,其中 80%以上的人都是换过名片后就再也不联系了。

 

    我开始反思,如何和这些采访对象保持长期、紧密的关系呢?没事打个电话过去,别人都很忙,感觉很奇怪;没事发个短信过去,又有骚扰的嫌疑……

 

    微信的出现,让这个问题很快解决。微信天生就是很好的熟人关系维护工具。

 

    每次参加论坛、会议,一场下来总能换个几十张名片。我会当场就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把对方的名片扫描进手机,这时候微信就会自动告诉我,某某也在微信里面,我立马要求对方互相关注,你好,我就是刚才在会场和你见面的XX,很高兴认识你……”

 

    在其他人换完名片就完事的时候,我突然在几分钟之后就加了对方微信,对方对我的印象通常会比其他人要深刻一些。

 

    我心里在嘀咕着好啊,只要你加了我的微信,就让你跑不掉……”原本,我们认识一个采访对象,换完名片,打完一次交道,下次再打交道还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几年下来,身为某公司 CEO的对方,说不定已经不再记得你这个小记者。

 

    他确实跑不掉了。微信是个私密的社交圈,大部分人把自己每天吃喝玩乐的行踪都发在这上面,这样大家很快熟了起来。

 

    通过微信,我开始知道,原来某某也是羽毛球爱好者,那周末大家一起打羽毛球吧;我开始知道,原来某某居然跟我住一个小区,那么有空到我家来坐坐吧……

 

    微信还极大的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

 

    记者做久了,总是有 A跑过来,说能否介绍 B给他认识一下。以前碰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拖,拖着拖着事情就忘掉了。

 

    现在有了微信,我会马上在微信上建一个微信群,由我、AB三个人组成的群,在里面告知B,说我有个叫做 A的朋友,想认识下你。这样做效率非常高。

 

    我慢慢开始爱上用微信采访。有一次,我打电话给某采访对象,他说自己正在开车,不如大家微信语音聊吧。于是,他在每个等红灯间隙抽空用微信给我发送一段语音。

 

    嘿,这种采访方式原来还真是没见过,我不用再很痛苦地重听电话录音了,微信自动将语音分好段,想听哪一段听哪段。

  

一千铁杆粉丝

 

    让微信的用法更上一个台阶的,是随后微信推出的公众平台。这等于说,每个人都可以办一份手机报,用微信每天推送给别人。

 

    一开始是出于研究微信产品的好奇心驱使,我办了一份叫做移动观察的微信手机报(微信公众账号mobileweb)。

 

    此前,我一直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回到家,把白天在外面和朋友们聊天中获取的有价值的内容记录下来,免得之后忘记。

 

    后来我索性想,为什么不办一份个人的手机报,把这些信息每天推送给大家?就这样,在 2012年底,我办的微信手机报移动观察正式推出。

 

    一开始,我一对一地邀请身边的朋友,关注这个账号。没想到,这份手机报的效果出奇的好。由于里面经常分析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一手干货,我周围的许多朋友都把这个账号当做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一些朋友告诉我,他们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微信看我这个账号。有时候我一天不推送消息,就不停有人来打听,怎么今天还不推送呢?

 

    我用微信推送的这些文章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和粉丝之间的互动性极高。由于这个账号的粉丝大都是我认识的朋友,一篇文章推送出去之后,会立马收到许多人的反馈,他们纷纷给我提供更多的线索。例如,有人会指出,我被采访对象忽悠了,他愿意提供证据证明我的采访对象的数据有造假。

 

    这种微信手机报的形式,大大加强了我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这种每天写日记的方式,也加深了自己对行业的思考。

 

    作为一个产业记者,如果你不和你所在行业的人天天泡在一起,玩在一起,你绝对不可能深入了解一个产业。我在微信上同时加入了十几个微信群,有讨论吃喝玩乐的,有讨论做手机的,有讨论做游戏的,有讨论投资的……

 

    有一段时间,我下定决心戒掉微博和微信,一个星期没有上微博,突然发现饭也吃的香了,觉也睡得香了。

 

    但很快,我又被迫重拾了它们,现在,我真的离不开它们。

 

 

写点评
0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