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让EMBA为MBA打开销路

5994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让EMBAMBA打开销路

                   --访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


    “关于MBA招生考试模式,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已经讨论了改革问题,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将来只考综合课和外语两门课,并且它要变成一个资格考试,考试成绩两年有效,而且你申请哪个学校都通用,有点像国外的GMAT、托福考试了。当前大家对MBA招生考试的一些批评,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透露了MBA教育的改革全新动向。
刚刚获得了有“中国经济学的诺贝尔奖”之称的第十届“孙方经济科学著作奖”的李维安教授,“挪用”他本来要会见外宾的时间,接受了采访。

国际化不等于欧美化

问:南开大学是国内商学教育的传统重镇,但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商学院的各路“老将新兵”发展都很迅猛。在新一轮竞争中,为打造自己的品牌,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有何应对策略?

李维安:南开大学历史悠久,在它建立之初就有商科教育,20世纪80年代南开又是最早一批恢复管理学科的,不仅MBA教育是全国首批试点院校,企业管理博士点、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也都是全国首批建立的。作为MBA依托的企业管理学科,在2003年的全国评比中被评为重点学科。南开大学在商学教育上,是走在前列的。我们的目标是保持国内一流,争取亚洲一流,再创世界一流。要实现上述目标,一是国际化发展;二是抓好学院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问:能否举例说明如何实现国际化?

李维安:国际化不是全盘美国化或欧洲化,也要包括中国的成分。我们的看法是,要实现国际化背景下的本土化。MBA本身是舶来品,国际化首先要做好,但单纯引进也做不好国际化。因而,我们引进的教材,也要加入中国的案例才能有好的效果,我们尝试的具体做法是基础理论国外合作方做,中国的案例我们自己做。

商学院:一流与二流的区别何在?

问:你能描述一下你对当下商学院竞争格局的判断吗?

李维安:大学教育本来就有名校制,商学院的改革直接走向市场,受市场的冲击和评判最直接,因而品牌化趋势更为明显。从当前来看,一流院校之间,确难分高下。但MBA教育总体上已出现一种分化,有的学校很少有人报考,一流二流已经出现。

问:你认为一流商学院与二流商学院MBA教育的本质区别体现在哪里?

李维安:评判MBA教育有很多指标,第一,大家愿不愿到你这儿来学习。因为MBAEMBA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投资,所以考生就会更加认真选择报考院校,也就是考虑值不值。南开虽然地处天津,但这些年来报考南开MBA的人数一直居于前列,这说明了学生的评判。第二,历来评判教育的一流二流,又不能完全由服务对象,即考生来决定。因为教育与别的市场完全由客户选择决定不一样,教育本身是要改造教育对象,他没有知识或缺知识才来学习,不可能一上来就认为他能完全评判你。正因为他知识不够或没有知识,你要提供给他,而学校怎样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这个要看培养过程。

问:怎么看这个过程?

李维安:首先就要看你能不能拿出一流师资,在教学、科研上,有没有创新,能不能创造知识,而不是跟着人家弄。比如:资金雄厚可以把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教授聘请过来教课,但不一定会成为一流商学院。因为他们不会给你创造知识。第二,还要看传输知识。从过去教“管理学”,到教“管理”,注意实践,再到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对管理教育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书本上培养,到案例教学,再到加入模拟教学,教学方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三,培养出的人才还要放到社会上去检验。这就是MBA的出口问题,并且还要用毕业生若干年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如有多少人成为公司的CEO等来检验。这个检验,我觉得有必要由第三方来评估。

问:您认为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第三方评估?

李维安:我觉得评估机构至少要有三点:一是评估的客观性,不能出于商业利益;二是评估指标的合理性,国外评估指标,不能拿来就用;三是评估机构的持久性,有些评估机构没几年就破产了。有些统计要积累了多年的数据,才有说服力,大家才愿意接受,才有影响力

教师也要有团队精神才称职

问: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您认为南开的教师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李维安:如果说与众不同,我觉得南开有两点:第一,名师+团队。很多学校不缺名师,但文人相轻,独来独往;我认为一个学校不能只靠一两个名师,我们强调教师要有团队精神,企业都已进入了不能只讲竞争要讲竞合的时代,学校更要讲合作。第二,强调教师的伦理修养,特别是切忌急噪。离开北京、上海等最发达的经济中心,南开唯一好的是大家都安下心来,在这么一种激烈动荡的环境中,沉下心来做学问搞教学。

问:学院的大师们往往谁都不服谁,如何能形成团队?

李维安:第一,我们有长期的团队建设的文化氛围,不提倡个人主义。第二,形成有利于合作的机制。有时候学院奖励的话,奖励课题组,拿了科研经费,大家一起做,如果都是一个人把着,那怎能形成合作?第三,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他不光学术强,且领导能力强,心胸宽广。学科带头人要一代一代地自然培养,让大家感觉到,你不参与这些合作,将来你也起不来,今年别人是学科带头人,明年就是你。如果都单干,永远是一个人,就永远不是带头人。

MBA招考要变成资格考试

问:近来,MBA招生统一考试的“应试教育”模式广受诟病,国家已允许有些学院进行招生改革。贵院在这方面有些什么想法或举措?

李维安:这种模式,统一考试,有统一录取线,包括有统一的必修课,在MBA试办的前期,在规范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MBA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刚才你讲的问题就出来了,一个高质量的考生,不一定就是笔试好的学生。第二,培养过程,MBA越来越往专业化方向发展,你要办出特色,南开有南开的特色,你把课都规定好了,就没有办特色专业的余地。南开的做法,在协助有关部门做改革方案的同时,积极率先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如加大对管理业绩和面试的考核,以便把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管理人才录取进来。

问:具体考试办法有什么变化?

李维安:有变化,这次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已经讨论了,考试办法将来要改革,将来只需考一个综合考试和一个外语,不需要考那么多门了。考完以后,不用年年考了,这个成绩管用两年,而且你报哪个学校都行,有点像国外GMAT、托福,变成一个资格考试了。

EMBAMBA打开了“销路”

问:在中国的MBA发展还远未成熟的时候,EMBA又遍地开花,收费价格高昂。你认为,MBA教育与EMBA教育有什么不同?

李维安:MBA当然也不能说不成熟,因为它已经由试点走向正规了。MBAEMBA不同,主要是培养对象的不同。MBA是工商管理硕士,EMBA是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是MBA的高级形式。具体而言,一是招生对象不同,EMBA要求8年工作经验,5年管理经验,大中型企业现职高层管理人员;MBA要求3年以上实践经验就可以,不管你做没做过管理职位。我们的EMBA的培养理念是“使成功者更成功”;MBA目标则是培养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如果是企业家的话,那就是未来的企业家。

问:一个没有受过基本商学系统训练的企业管理人员,他到底应选择上MBA,还是EMBA?他们的培养过程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李维安:在培养过程当中,EMBA培养是以决策导向,他做高管人员,领导力、战略力、公司治理能力等全局性能力,对高层决策非常重要,要着重培养。如同样是财务管理,MBA多是要学如何把工具用好,EMBA教育则重点在于通过财务分析等来支持怎样做好决策;出口也不一样,EMBA没有就业问题。

问: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李维安:我们发现有些读了EMBA的企业高层,不仅经营决策更加科学了,而且与下面的MBA有共同语言了,MBA被提拔起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EMBA,也是为了MBA施展才华创造广泛空间。

写点评
0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