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会-港中大EMPAcc的学习是一场全身心的洗礼----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香港中文大学EMPAcc项目校友杨德新采访

6067
上国会-港中大EMPAcc的学习是一场全身心的洗礼----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香港中文大学EMPAcc项目校友杨德新采访
MBA还是EMBA?DBA和EDP都有哪些课程?出国还是留在国内?参加联考还是GMAT?全职还是在职?选清华、北大还是复旦、交大?读中欧还是长江?商学院大百科提供中外顶尖商学院课程信息一站式搜索和比较,定期发布深入的行业调查,研究MBA/EMBA/DBA的行业走向。

whichmba.net 编辑部

商学院大百科编辑部

上国会-港中大EMPAcc的学习带给我一种震撼

商学院大百科问:您为什么选择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香港中文大学EMPAcc?

 

杨德新:我原来就是学会计的,像我这样背景的有两条路,一是去正规学校读书,二是去考财务类的职称和专业资格。我自己一直有零散地充电,但系统东西不够。选择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首先它是读会计的人眼中一直很崇尚的地方,是国内顶尖学府;项目的另一个合作方,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也是全球26强的商学院。了解了上国会-港中大EMPAcc这个项目之后,我觉得无论是拓展我的视野,还是学位的品牌影响力方面,对我们学财务的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商学院大百科问:经过两年的学习,有没有超过您的预期呢?


杨德新:学习的体验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震撼。财务讲究的是规则,很多东西都得在一个框架范围内去做。很多人认识中的财务人员都很呆板,没有创新精神。我以前也受到了条块式的准则影响,但是来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后,在两校顶尖教授的教学下,我能够透过那些准则看到背后的一些原由。而且我们的课程融合了金融、统计分析、战略等课程,基本上是与经济有关的学科的集成,这让我的视野得到拓展。


以前,我们研究学习了会计准则之后,准则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但是当碰到一些新的经济情况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准则吃不透。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学习让我能够通过宏观经济趋势,再回头看,财务在这样一个经济环境下应该怎么做。


香港中文大学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老师们真的把这个项目做得很细致,他们每年都有新的成果,帮助我们拓展视野。这两年在上国会-港中大EMPAcc的学习生活就相当于一块海绵,我们接触了很多东西,也让自己在工作之余有了这么一个放松的机会,放下日常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所以,我觉得这两年的收获真的很多。




回到校园,重获年轻的冲劲

商学院大百科问:这段学习经历具体在哪些方面令您的事业得到飞跃?


杨德新:国药是国有企业,市值过千亿,在这样的大企业里,我们作为外派的财务总监,角色很微妙。像我这样的外派财务50个人不到,却要管理260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在医药的同行业里,我们的市值最大。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市场客户,还有不同的监管部门。任何企业的问题,都要从财务切入。只要企业出了问题,那就是财务出了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财务总监去甄别风险和承担风险,这其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工作久了,也因此产生了一些困惑。困惑首先来源于专业知识的调整,二是工作的强度,第三是那个环境比较容易令人烦闷。


因此这两年在上国会-港中大EMPAcc的学习带给我的是一种身心的洗礼,提供给我新的思维模式,让我愿意去接受一些新事物。比如,对我实际工作帮助颇大的是去年我工作上的一个资产证券化(ABS)项目。我们是2016年的9月开始做的,但是在8月之前,我自己都不懂什么是ABS。我记得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就打了大半个中国的电话,寻求合作。因为之前我们的业务是各省管各省做,之间很少有交叉,但是这个金融类的ABS让我觉得我们需要联合。到最后磨合在一起的不止有企业,还有券商、律师、会计师、评级师和上交所。在我一头雾水的时候,很有幸得到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周?老师的帮助,向我推荐了华泰证券。而且班上的同学中就有券商,遇到有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是很无私的,这之中我得到了很多指点。


从今天来看,这些确实达到了效果,一旦我们把这个模式做好了,所有的合同、文书、甚至交易结构都能够标准化。同时,当时我们也预测到了每一年的主动加息是大概率事件,我们把它作为固定利率锁定了两年的利息利率,现在来看确实受益匪浅,不仅盘活了资产,锁定了风险,更主要的是优化了我们的资本结构,同时也给整个集团做了样本。


整个团队包括我们自己的团队、券商的团队,还有机构的团队都很年轻,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他们的工作精神让我仿佛回到了10多年前。而回到校园里的那段时光,也让我有一种突然回到青春的感觉,给了我一种冲动,为了一个目标不计后果地去行动。实际上正是这种傻的精神才让我们最后能够成功。




终身学习意味着不被淘汰

商学院大百科问:您觉得对一个财会人员来说,终身学习意味着什么?


杨德新:终身学习意味着不被淘汰。尤其对于现在的财务人员,有一句俗话是:做基础工作的财务人员未来可能有40-50%的人要失业,因为智能化、自动化即将代替传统手工。这对于财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这么多年来,财务一直是最具职业化,最具标准化的,那它的替代性就很强了。真正能做好财务看的是个性,尤其是当管理的幅度增加的时候,你自己的授权一定要做好。



 

未来的财务人员应该是咨询专家

商学院大百科问:系统智能化之后,一些基础工作不再需要人工来操作,财会人员需要提高哪些素养才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存活下来?


杨德新:基础知识是很必需的,其次,我也一直在思考,未来的财务人员到底是谁,因为机器人来了,简单的手工操作不需要人来做,那还有哪些东西是机器不能取代的?我想那就是一个整合的能力,整合企业内部资源,融通外部资源。这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其中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情感,还需要一定思维能力。我觉得这些是机器不能暂时取代的。


最重要的,是你如何量体裁衣地为这个企业做好它的智能化内控,和程序的信息化。这绝对是一个高薪职业,而且我觉得以后的财务人员都应该是咨询方面的专家。




快问快答

问:你的人生还想达成什么愿望?

杨德新:个人方面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读博,因为小时候觉得博士是很神圣的。


从企业方面来讲,我希望企业能和互联网拥抱得更紧密一些,因为现在企业处于一种变革状态,企业需要去应对。所以从企业面临的问题角度来说,就是要如何更好地为企业去谋求发展。


同时,就我自己团队的财务人员来说,因为现在的财务人员普遍出现年轻化的特点。他们对职业的态度是与我们截然不一样的。在我们的团队建设方面,我希望能够给他们一个平台。



问:您的朋友是如何评价您的呢?

杨德新:首先从地域上来说,北方人比较热情,比较大方。也有同事评价我比较细腻,考虑事情比较全面吧。财务经常处在各种利益之中,所以作为任何一个角色都要多面,多方面地探究利益的焦点,没有最对的也没有最合适的,只有最平衡的。


问:您最尊敬的人是谁?

杨德新:这个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变过,就是周总理。他是一个伟人,能用自己去撑起很多东西。是一个运筹帷幄型的人。而我现在做财务也是一样的,需要为企业运筹帷幄。


问:您觉得您最大的优点在哪?

杨德新:我的优点就是自省,我经常会给自己做一个评价分析,但是另一方面就会给人一种多情善感的感觉。因为经常要考虑是否思考得足够全面,但是有的时候思虑久了,又会把自己绕进去。这都是两面的,你很自信的同时,别人会说你很刚愎。你很亲和的时候,别人会说你很优柔。


问:您的合作伙伴或者您的客户在哪些方面会让您觉得是不能容忍?

杨德新:说白了就是一个契约精神,这是我们的底线,尤其是合作伙伴之间,一旦违约的话,不要再想有第二次。


问:您觉得在当今社会,怎么样才能当好一个领导?

杨德新:我觉得第一是不忘初心,第二是抓铁有痕。以前,我只是把它作为一个职业,但是现在,自己开始真正想把它做成一个终身的事业。能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行业,我觉得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写点评
1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