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BI(挪威)MBA丁成纲:让学习铸就企业与个人的共同成长----《来自学霸的召唤:如何正确打开MBA课程》

3042
复旦-BI(挪威)MBA丁成纲:让学习铸就企业与个人的共同成长----《来自学霸的召唤:如何正确打开MBA课程》
复旦-BI(挪威)MBA项目28班在读生

丁成纲

梅特勒-托利多公司亚太区OEM事业部经理

课程名称:管理经济学与决策(Managerial Economics and Decision Making)
出场学霸:丁成纲,复旦-BI(挪威)MBA项目28班在读学生
学霸关键词:管理  学以致用  创造价值



全面考量,选择复旦-BI

丁成纲同学已在梅特勒-托利多公司工作了14年。从最初软件工程师到产品经理、销售和市场经理,再到如今的亚太区OEM事业部经理一职,业务也从国内拓展到亚太地区。一路走来,丁成纲表示在不同的部门能不断接触新事物,每个阶段都面临新的挑战,也让自己不断地成长,尤其是过去的三年。如何将知识与经验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如何提高自身洞察力,如何提升管理能力,这些问题让丁成纲决定回归校园继续学习。与朋友、同事们沟通交流中,得知了复旦-BI(挪威)MBA项目。在对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两所学校的口碑、就读班同学的背景、项目的学生校友活动等做了全面的了解后,丁成纲也与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执行主任徐惠忠老师面对面交流,最终让他恰逢其时的选择了复旦-BI(挪威)MBA项目。



重新出发,融入学习

工作后再重返校园学习,作为公司部门骨干,丁成纲同学既要带团队做好工作,也要兼顾家庭。如何权衡学习、工作、家庭,学习伊始,时间上的压力很大。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模块式教学,便于丁成纲同学平衡工作与学习的时间。每门课程从周四到周日,连续四天。工作日来上课,在与上司、员工充分沟通之后,一方面能让上司理解抽出上班时间来学习是值得的,另一方面对部门工作做好授权和提前安排,让团队明白自己的学习能带来更多的益处;双休日来上课,来自家人的支持,更让丁成纲动力加倍。


复旦-BI(挪威)MBA项目采用全英文授课。课前若不预习,听课质量会降低;课后若不复习,难以彻底掌握并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因此,丁成纲同学对每门课程都做好充分的预习,仔细研读案例、课本,否则在课堂上很难应对,吸收知识会非常有限,甚至会跟不上课程节奏。此外,课程以互动型案例教学为主,强调团队分组合作。比如,小组学习时会让每位组员看一部分教材,然后进行组内学习分享,从而节约时间,事半功倍。做案例分析时,小组讨论能激发思考,主动参与Presentation,碰到问题及时沟通反馈,切实有效地把小组成果做出来,共同进步。丁成纲强调复旦-BI(挪威)MBA项目教会他们的,就是团队合作!



与时俱进,超出期许


在复旦-BI(挪威)MBA项目学习半年以来,丁成纲同学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已经完成的四门课程:Strategy课程,分析内外部环境,根据自身公司情况选择最佳策略;OMC (组织管理与控制)课程则极具挑战,教授管控入微,引导大家做足充分的课前准备;Marketing课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教授非常有个性,教学内容极其丰富且结合实际,运用众多实例帮助同学们理解市场营销。


而刚刚完成的《管理经济学与决策》课程,因包含微积分、求导等数学内容,本身理论性较强,外加同学们的背景不一,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一个挑战。课间时间,学生代表便积极与任课老师沟通,教授根据大家反馈情况,及时做出些调整,使整门课有效地进行。下课后,老师就同学们碰到的疑难问题一一解答,常常会“拖堂”一个小时以上。对于连续四天辛苦授课和耐心细致的解答,大家由衷地对教授表达敬意和感谢。


学以致用,全面提升

丁成纲提到学习OMC (组织管理与控制)时,当时正遇上自己要做部门组织结构调整,便把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实战”运用:匹配部门业务发展战略设计,新的且合适的组织结构形式,采取8个步骤来实施组织结构的变化,采取新的组织绩效和控制管理的方式。有意识把课堂知识用到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现有的理论知识、概念,更多的是学会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业务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复旦-BI(挪威)MBA项目课程上也运用大量新经济案例。身处传统的领先精密仪器制造业的丁成纲同学,也在上课中不断地思考如何在这一大潮中适应发展,提供客户额外价值,保持和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丁成纲表示,将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数字系列产品比重,对工业现场提供快速可靠的底层数字智能仪器解决方案,来适应行业的发展。



沟通交流,继续前行

在丁成纲同学所在的MBA28中,同学们担任HR、 Marketing 、业务发展 、生产运营、供应链、项目管理等多种岗位,从事医药、化工、制造、消费品等多种行业,各行各业沟通交流、互通有无。丁成纲盛赞班级学习氛围相当浓厚,其中有位外籍同学,曾经就为了完成小组课前作业从外地飞至上海,大家在他入住的酒店房间里,席地而坐,就案例讨论到凌晨一点钟。此外,大家也经常使用微信、电话会议等线上方式来交流课程的内容。丁成纲感慨,班上同学平均年龄三十五岁左右,大家从学校里出来工作这么多年,依然有如此强的求知欲,上进心不减,充满正能量,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潜移默化地激励其他同学的努力。


尽管每次来上课都要从常州坐火车,但是丁成纲同学仍会积极参加小组学习及班级活动。在复旦-BI(挪威)MBA项目里,也让丁成纲体会到浓浓的班级情谊,大家凝聚在一起,不是奔着只是建立人脉的企图心,保持本色,互相认可。丁成纲也相信,在两年的课程学习中,必将加深理解不同的行业和公司的职能部门,结识新朋友,信息共享,开拓眼界,提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个人职业发展竞争力,在未来,更会一如既往地全情投入!

写点评
1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