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看商业王朝更替-看微信的崛起

2167
                             
                     从微信看商业王朝更替

                                                         

                                                      

                                                                                 文 孟群舒

 

    电影里的黑帮老大,大多难有善终。要么在自家的摇椅上被一枪毙命,留下一滩鲜红;抑或在入夜后某个昏暗的街角,被尾随的后起之秀取而代之。没有太过复杂的争斗,只有一声枪响,猝不及防地发生,悄无声息地改朝换代。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当人们看到电信巨头色厉内荏地要求向微信收费,应该意识到,垄断央企也遇到了类似先兆。

 

    每年春节之后,三大电信运营商总会发布统计数据,春节七天拜年短信入账多少亿。在举国欢庆的时刻,人家照样闭着眼睛数钱。然而,今年情况却出现了逆转,据工信部统计,今年前两个月短信业务同比增长仅0.7%,低于去年的7.6%,普通用户使用短信下滑10.6%

 

    这一切,都是拜微信所赐。消费者已经发现,昔日不够用的短信套餐,现在用不掉。过去要打电话说的事,现在录一段微信语音就解决,微信让短信和语音业务,被大量替代和流失。

 

    三大运营商怎么也想不到,深圳一个互联网企业,搞出一个手机应用软件,居然可以让运营商原本挖不完的金山一下子变成了假山。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恐惧感,笼罩在电信行业。

 

    于是,运营商拿“信令冲突”说事,说到底是想收费。中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表示,(微信这样的)OTT业务造成了运营商网络负担加重,运营商收取的流量费无法弥补这项支出,是否应分摊成本,目前是“世界性难题”。央媒也在微博上敲边鼓:“德国版”微信是收费的。

 

    或许,因为智能手机大量使用各类APP程序,信令问题确实存在。但运营商的表现,凸显了垄断者的心态。他们率先想到的不是应对竞争,而是幻想借助自身垄断地位遏制挑战者。只不过,这种做法难以获得消费者认同,也掩饰不了运营商“醒得太晚”的尴尬。三大运营商依靠垄断地位和庞大的中国市场,在国外同行语音通话费用大幅降低的情况下,扛起“中国特色”大旗,长途漫游费不只是多收了三五斗,更是多收了十几年。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运营商会认真思考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业的未来。尽管三大运营商也搞出了移动飞信、联通沃信、电信翼聊,但它们始终不会放手发展这些软件??国有企业怎么会放弃利润,对自己下刀呢!

 

    大企业拥有的是市场份额,看似不可撼动。而创业者拥有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会尽力推翻已有的规则,重新发掘新的机会。而且,相比官僚的大企业,创业者更能洞察用户体验的变化趋势。行业的利润往往随着用户体验而流动,稍不注意,利润就会逐渐从大企业手中流失。而互联网,正在加速促成这种行为改变和利润转移。

 

    2013年堪称互联网企业获得战略主动权的元年。百货商店和零售业已经被淘宝等电商打得叫苦不迭;昔日一扫全国的国美永乐,愣是把电商市场拱手让给京东、易迅,直到他们发展壮大才后悔不已;如今,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开始胆颤心惊,这就释放出清晰信号:互联网企业正在改变中国商业现状。

 

    中国企业家群体中,除了高科技行业之外,大部分传统行业的企业家并不是靠知识赚钱,而是靠胆子、靠入行早赚到了第一桶金。大多数老板忙于应酬,而不是读书和学习,直到最近几年,才流行读商学院。与此同时,中国商业版图中,不少行业都是国企的天下,尽管近年来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中小企业29条”、“民间投资36条”等政策,但实施细则不清,民企四处遇到玻璃门、弹簧门。国企在政策壁垒下,独享了巨大市场,动动手指头就能做成全球老大。

 

    然而,互联网企业却不走寻常路。网商群体将代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大手,催生出排山倒海的力量,让商业回归本源,让竞争公平角逐:那些不靠知识赚钱的企业家前景堪忧;而条块式的行政监管将被跨越,使得国企和垄断企业不得不面对外部的竞争者。

 

显然,这对消费者而言是件好事,但对垄断者和既得利益者却是噩梦。有资深观察家大胆预测,再过10年,中国将建成真正的、彻底的市场经济。

 

    从这个意义说,互联网企业发动的是革命,正在打破壁垒和阻碍,跨越时间和空间,创造一条新的起跑线,并完成对中国商业社会的自下而上的格式化。

 

写点评
0已赞